心理健康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教育环境影响能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必须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不良影响,使学生的身心健康都得到促进,这是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为响应教育部关于学生心理健康调控的相关条例,加强全体教师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教师队伍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整体水平,从而促进学生智力与个性共同发展,天津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小学于3月2日开展《如何做好简单的学生团辅活动》教师培训活动。

学校邀请知名专家,以专业的角度为教师们论述学生心理团辅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几大要素。专家指出,团体辅导是一种以心理学理论和技术为基础,在团体情境中,在团体带领者的带领下,围绕团体目标,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人际互动,促进团体成员观察,学习,体验,分享和交流,帮助成员进一步认识和接纳自己和他人,改善人际关系,发展更适应的行为方式。

专家提到,一场团辅活动分为动态活动与静态活动,动态活动包括热身阶段,随后进行了几项简单实用的热身小游戏,指导教师在用此类方式将学生积极性和注意力调动之后,继而展开静态活动。专家以经典静态活动——“房-树-人”为例,用实操的手段带领教师参与此活动,对想象中的一个场景进行绘画,并对画的内容进行分组分享,此项活动有助于发现参与者的内心需求,并且引导、鼓励参与者相互交流。


一场有效的心理团辅活动,最重要的是结尾的分享环节。参与者需要将本次活动的真实体验进行口头描述,与其余伙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让所有参与者感受到对方的真心,从而促进团队沟通、加强集体凝聚力。


本次培训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带动所有参训教师亲身经历一场高水准的心理团辅的实操流程,以参与者的身份感受在活动中的情绪变化,并收获到丰富的活动内容以及实践技巧,有效提升参训教师在进行学生心理团辅方面的实践能力,从而为学生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